根据临床观察,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一些症状大部分出现在特定时期内,长时间看是可以恢复的,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
2022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数4.59万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1.35万人、在普通学校3.24万人。省残联联合多家省级部门实施了政府引导、部门组织、企业运作、市场导向、就业为本的助盲脱贫行动计划,通过推进盲人按摩机构规范化建设、组织盲人参加脱贫培训1万余人次,示范带动盲人按摩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精准助残脱贫之路。
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正在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而积极奋斗,携手共创更美好的生活。南华县残疾人自强模范带动乡亲致富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为解决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和老年残疾人残疾鉴定难的问题,近三年来,各县(市、区)残联上门服务(含集中办证)5000余次,为20余万名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从便捷办证享受惠残政策,到享受康复、托养服务改善身体状况,从获取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融入社会,到心怀梦想活出精彩人生,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得到更好实现,促进了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取得新突破。
省残联带头探索产业助残新模式,联合一心堂开展一心助残就业行动,计划三年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1000个。在普洱市启蒙筑园康复服务中心,6岁的小秋通过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已经能够辨别声音,并学会了说话交流。平等共享的氛围,务实精准的支持,激励广大残疾人在不同战线拼搏奋斗、发光发热。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张顺东和妻子李国秀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但他们吃苦耐劳、自强不息,靠辛勤奋斗摆脱了贫困、养大了儿女。五年来,我省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全省累计为138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其中30.27万人次获得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11.28万人次,服务农村低收入残疾人19万人次,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辅助器具适配率均稳定在90%以上,让无数看不见的人重见光明、听不到的人重回有声世界、久卧病榻的人重新走出家门。各级残联认真协同教育部门做好控辍保学、规范送教上门、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以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动态更新信息数据为基础,及时向教育部门通报相关数据信息,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一人一案科学教育安置提供参考。政府为26.1万残疾人全额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省参保残疾人从55岁开始领取城乡居民养老补助。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期间,全省各级残联始终将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中心工作,举非常之策、用非常之力,重点在残疾人就业能力提升、精准康复服务、无障碍改造和兜底保障上下功夫,确保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都有帮扶人、帮扶措施、帮扶资金。81.9万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4.8万残疾人领取养老补助金。
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如今夫妻俩还做起了电商、种植了人工菌,从脱贫路上的奋斗者变成了致富路上的领路人。五年来,全省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康复是残疾人最迫切的期望,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2018年以来,我省共投入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46亿元,为符合条件的9.76万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辅导、职业康复和劳动技能训练、辅助性就业服务等多方面的托养服务。同时,常态化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通过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等促进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累计550人次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东京残奥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20余次,获得奖牌440余枚,超(破)世界纪录15项、全国纪录25项这个夏天,云南省分别召开了两场高规格会议全省教育发展大会和全省卫生健康大会。
近年来,云南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因此,这两个民生领域历来痛点难点集中、矛盾复杂交织。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两次会议上,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各有一句话语被广泛传播,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家长群体对教育均衡、教育质量、学生心理健康等不乏焦虑感,有病患的家庭则迫切希望挂号住院能更方便一些、医药费用再低一些。德宏陇川阿昌族幸福小学新校舍前孩子们的笑脸。其同名主题曲唱出了老百姓最质朴的生活愿景:祝你踏过千重浪,能留在爱人的身旁,在妈妈老去的时光,听她把儿时慢慢讲。也祝你不忘少年样,也无惧那白发苍苍云南这两场高规格会议,透露出大抓教育、大抓卫生健康的明确信号,就是要紧盯最大的民生,守护好人民群众心中的人世间值得。教育和卫生健康,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利益问题,每个孩子、每个病患背后都连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悲欢冷暖。特别是创新建立党政领导补短板、强弱项联系工作制度,要求一把手带头挂钩联系1所本地区基础最薄弱的学校和医院,担任编外校长编外院长,实打实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为政策落地提供了有力的干部保障。
云南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教育和卫生是当前亟须补齐的两大短板。二是会议规格高、规模大。
反映在全省的工作上,需要破解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太少、基层较弱、分布不均、人才紧缺等短板。主题教育在群众家门口开展,更要求真务实,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成效。
去年,一部电视剧《人世间》感动了无数观众。云报客户端通讯员:杨俊鹏 摄(一)教育和卫生事业,就像一根长长的线,一头连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一头连着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希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教育卫生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读懂了这两句话,也就能够理解云南省委、省政府为何要把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的战略考量。8月18日,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前夕召开全省卫生健康大会,这份节日礼物可谓用心。除在昆明设主会场外,全省16州市、129个县(市、区)都设了分会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卫生健康需求从这两场大会中,不难发现一条完整清晰的逻辑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呼应民之所盼,办好民生实事。6月2日,全省教育发展大会在昆召开,5天后,40万云南学子满怀信心奔赴高考考场。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将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与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一道作为国之大者,作出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谈卫健:抓卫生健康事业,就是抓广大人民群众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一场抓卫生,托举幸福安康。谈教育:抓今天云南的教育,就是抓云南未来的发展。
曲靖市沾益区家庭医生助力健康扶贫。(二)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正在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即将启动。一场抓教育,点亮万千梦想。云报客户端记者 陈飞 摄随着两场会议召开,《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云南省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两个重磅文件相继落地,既明确了未来三年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也有诸多政策干货回应了云南人民对教育卫生的美好期盼。
通过远程会诊,香格里拉人民医院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两场会议均由省委书记讲话,省长主持。
但与发达地方相比,云南的基础还很薄弱,短板依然突出。抓好教育卫生,既是实现后来居上的根本之策,也是提升广大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力保障。
云报客户端记者 杨峥 摄细心的人们发现,云南这两场会议有许多相似之处:一是精心选择会议时间谈卫健:抓卫生健康事业,就是抓广大人民群众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